A、B、C、D、E类IP地址划分
IP 地址的格式:IP 地址 = 网络地址 + 主机地址
如果 IP 进行了子网划分:
则IP地址=网络地址+子网地址+主机地址
网络地址是互联网上的节点在网络中具有的逻辑地址。MAC 地址,处于数据链路层,IP 地址处于网络层,端口号处于传输层。
例如 IP 地址,192.168.54.4
.
显然属于一个 C 类地址,网络地址为:192.168.54.0
;
主机地址为:0.0.0.4
。
在设计互联网络时,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,每个 IP 地址包括两个标示码(ID),即网络 ID 和主机 ID。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 ID,网络上的一个主机(包括网络上的工作站,服务器和路由器等)有一个主机 ID 与其对应。IP 地址根据网路 ID 的不同分为 5 种类型,A 类地址,B 类地址,C 类地址,D 类地址和E 类地址。
1、A 类 IP 地址
一个 A 类 IP 地址由一个字节的网路地址和 3 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,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 “0”,最高字节网络的地址范围从00000000-01111111
。
地址范围为:1.0.0.0
到126.0.0.0
。默认的子网掩码为:255.0.0.0
。
数量:可用的 A 类网络有126 个。每个网路可以容纳2^24-2
个,约一亿多个主机。
应用:A 类地址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。A 类网络用第一个字节表示网络本身的地址,后面三个字节作为连接于网络上的主机地址。例如 MS 和 IBM,阿里这样公司的网络。
2、B 类 IP 地址
一个 B 类 IP 地址由 2 个字节的网路地址和 2 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,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 10,网络的地址范围从:
10000000.00000000-10111111.11111111
;地址范围为:128.0.0.0
到191.255.255.255
,默认的子网掩码为:255.255.0.0
.
数量:可用的 B 类网络有:2^8*64 个,约有1.6 万个,每个网络能容纳的主机有:2^16
个,约 6 万多个。
应用:B 类地址一般分配给中性网络。
3、C 类地址
一个 C 类地址由 3 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 1 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,网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 “110”,也即网络地址的范围是:
11000000.00000000.00000000-11011111.11111111.11111111
转化为 10 进制为:192.0.0.0
到223.255.255.255
,默认的子网掩码为:255.255.255.0
.本人提供Oracle(OCP、OCM)、MySQL(OCP)、PostgreSQL(PGCA、PGCE、PGCM)等数据库的培训和考证业务,私聊QQ646634621或微信db_bao,谢谢!